36 试选开场(1 / 2)

不宋 妖精吃俺一棒 1115 字 7个月前

外朝垂拱殿。

今日到场的官员,可不比大朝会少多少,凡是在临安的官员,不管品级大小,只要有资格混进宫的,基本都来了,甚至一帮平日很少露面的闲散勋贵,竟也齐齐出现。

前两日,十三岁以下的四组都决出了候选人,今日便是十四到十六岁这最后一组选试了。

大多数人都认为,最有希望的四人,都在这一组里,某种程度上来说,谁胜出,八成就能确定为皇子了。

至于忠王本身就是皇子,但这件事的导火索就是百官对他的质疑,所以相当于他是卫冕之战。

大殿之中,布置如考场,因为官家御座在北面,所以考官位与考生位东西相对。

东边主考官自然是谢方叔,然后他左右是董槐和程元凤为副考官,另外马光祖、杨栋、叶梦鼎为出题官,吴衍、丁大全、洪天锡为监考官。..

他们对面,摆着一排五张案几,四名少年站立于后,神情之间都难掩紧张和兴奋,毕竟没有几个男人能拒绝皇位的诱惑。

赵孟颒,十四岁,身型微胖,看起来有些不起眼,在人们的视野中很容易被忽视,他也是被认为最没有希望的。

赵孟曦,十四岁,身姿挺拔比同龄人要高不少,相貌俊秀,眼神灵动,但眉眼间隐隐有一丝惫赖。

赵鹤云,十六岁,玉树临风翩翩佳公子,目光犀利,举止谦和有礼,却又给人感觉有些轻佻。

赵孟关,额,也就是魏关孙,通过阎贵妃在枕边卖力吹风,得到赵官家点头,以神奇的速度过继给了一个宗室,顺利改姓了赵,还杀进了半决赛……

他今日一身宝蓝色直掇,头戴东坡巾,文质彬彬又稳重大气,不管对谁都能展现出适宜的微笑。

至于忠王赵孟启,到了最后关头才姗姗来迟,步态松弛,犹如闲庭信步,身披鹤氅裘,头上发髻随意插着一根木钗。

这模样,闲云野鹤一般,飘然出尘。

只是,今天的场合,你来这么一身,是认真的么?

鹤氅也叫‘道士神仙衣’,类似于披风,但是有宽大的袖子,有一根衣带通常却不用,就那么敞开着穿。

有气质的人穿在身上,自然仙风道骨,逍遥洒脱。

不过赵孟启瘦弱单薄,个子还不高,虽然这鹤氅还算合体,但穿在他身上,不怎么撑得起来,怎么看都觉得有些怪异。

何况,争夺储位这种事,那就是最功利不过了,你弄个超脱红尘的样子,到底是来争还是不争?

赵官家看到赵孟启这样子,忍不住以手扶额。

“官家,可是头风发作?”董宋臣一脸关切。

赵官家无语,摆摆手。

百官中,愕然有之,惊诧有之,不屑有之,窃笑也有之……

对种种目光,赵孟启恍若无觉,施施然走向剩下的那张空案几。

经过‘赵孟关’时,特意停下,“魏表兄,不对,忘了你改姓了,恩,魏赵表兄别来可好?”

‘赵孟关’嘴角直抽,想到此时万万不能失态,只能努力表现出宽和的样子,声音略有发颤,“有劳忠王记挂,在下一切都好。”

赵孟启这一手,又给百官一个大大的意外,也有人想起‘赵孟关’本来的身份,也想起这对表兄弟在荣王府的恩怨,一时间各种心思都有。

考官席上,叶梦鼎眉头微皱,因为他也是外姓过继,所以对赵孟启以此调笑,心中略有不喜。

杨栋察觉到了,轻声劝解,“镇之勿恼,殿下非有意。”

“某知晓。”叶梦鼎微微颔首,“某只是有些不习惯,先前是听说殿下变化很大,但眼见之下,依然大出所料。”

杨栋更释然一些,“变化是有些大,不过总是好事,为人处世的欠缺,还需你我用心引导。”

“元极说的也是,不过希望殿下能顺利度过这关吧。”叶梦鼎深吸一气,为稍后支持学生做准备。

赵孟启走到几案后,和其他四位一样站立好。

御座旁边的董宋臣就他就绪后,便敲响铜罄,“从此时起,未得官家允准,旁观诸臣不得发声,不得干扰试选,否则逐出殿外,五位宗室子弟请就座,试选开始!”

大殿更加安静下来,五名候选正坐于案几后,案上空无一物。

谢方叔朗声发言,“君王,受命于天,储君,亦为君,若由人臣择之,则为逾也,有史为鉴,凡有人臣立君之时,皆为乱世之启,亡国之兆,此等逆行,我大宋之臣绝不可为也,今日我等聚于此,非选非择,乃试也。”

这段话的意思是,我们知道以下选上是不对的,是坚决反对的,而今天我们不是选,是测试!

“何为试?为明君者,当有